首页

伊轩女王新作品

时间:2025-05-24 10:24:54 作者:粤豫两座白云山跨越千里“牵手”开展文旅合作 浏览量:21316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王笈 李佳佳)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

9月20日,“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图为“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本次大展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汇集100多件/套展品。其中,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北凉石塔”、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六字真言碑”、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圣历碑”、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等多件重量级“国宝”首次亮相上海。

  值得关注的是,敦煌藏经洞文物《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相聚”。《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简称《酒账》,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民俗、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酒账》被一分为三:一段存于中国;一段流落于日本,后被捐献回中国,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本次大展将《酒账》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包括被称作“万神殿”的西魏第285窟、被誉为“最美飞天”的盛唐第320窟、“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晚唐第17窟、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主要供学术研究、艺术家考察。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让观众走进复制窟,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球最大敞口集装箱船从福州马尾港出海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对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大湾区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巨大需求,应鼓励汽车、家具家电、纺织服装、医疗医药等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动全价值链数智化转型,挖掘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存量数据价值;通过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低碳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依托庞大的传统产业应用场景,围绕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通过“有中生新”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融合新兴技术、未来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祖籍枫亭的“90后”侨青林杰说,小时候,一到了元宵节,父母就会牵着他去看枫亭元宵游灯,热闹的氛围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听闻今年家乡有举办元宵游灯活动,早早便回来了,寻找儿时的记忆。

下绣花功夫 助产业发展(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本期《读懂中国》节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研究员,与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教授高文勇(埃万德罗·卡瓦略)进行对话,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球和平发展的意义。

数万人齐聚中缅边境云南孟连捉鱼狂欢

此外,线下消费活动增多,实体店铺零售平稳增长。1-7月份,限上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2%。其中,百货店、便利店分别增长8.2%和7.5%。

【这个城市有点潮】林芝:在云端“桃花源”找寻梦里的人间三月

当日的比赛在风景如画的大连东港商务区进行,比赛线路途经人民路、中山路、港隆路等大连市区繁华路段。上午7时30分,随着一声发令枪响,3万名参赛者冲出起跑线,沿着城市间奔跑,一路邂逅大连的城市风光和海洋风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